中華傳統(tǒng)體育文化—貝奇訥

  貝奇訥又稱貝奇仁,鄂溫克語叫“伊勒玻奇仁”,是由鄂溫克族集體圍獵演化而來的一項傳統(tǒng)的體育項目。

  生活在黑龍江的鄂溫克族是我國的一個古老民族,他們勇敢勤勞、純樸智慧,在長期的生產(chǎn)生活實踐中創(chuàng)造了獨特的民族文化。在十九世紀末以前,鄂溫克族還保持著聯(lián)合圍獵的古老傳統(tǒng),這樣形成的大集體狩獵活動每年春秋各舉行一次。在聯(lián)合圍獵時,推舉一位經(jīng)驗豐富的長老為總獵長,所屬的各家族也要選出一位老獵手,作為自己家族的獵長,以協(xié)助總獵長指揮圍獵。在總獵長的統(tǒng)一指揮下,獵手們根據(jù)野獸出沒的時間,騎著馬領著獵狗,帶著弓箭和扎槍,從指定的地點同時包圍議定的山林,當包圍圈縮小到一定限度后開始捕殺被圍獵的各種野獸,獵物平均分配給每個家庭,無論有無勞動能力的家庭,都能分得一份獵物,這體現(xiàn)鄂溫克人團結互助、扶老攜幼的傳統(tǒng)美德。

  貝奇訥比賽是在一塊矩形場地上進行,場地長40米、寬30米,在矩形的對角線的兩端設有甲乙營池,營池半徑為兩米的半圓形。甲乙雙方各6名隊員,其中各1名隊長。比賽一共4場,每場15分鐘,每隊輪換攻擊2次,半場休息10分鐘。比賽時,甲方為攻擊手,乙方為被攻擊對象。甲方在營池外布防,乙方5人在甲方營池內,主裁判員發(fā)令后,乙方1人離甲方營池3米外向給自己隊員供球,乙方用手掌擊球后即刻快速跑到對面的乙方營池。甲方隊員接到球后,用球投擊乙方奔跑的隊員,擊中甲方得1分;沒擊中而乙方隊員跑進乙方營池,則乙方得1分,乙方進乙方營池后從界外順時針方向自動回到甲方營池,乙方5名隊員輪流在甲方營池擊球,擊球后往乙方營池跑,乙隊隊員在兩營池之間奔跑過程中被球擊中身上任何部位都有效。乙方擊球手如果3次沒打著球,或打出界外和甲營池內,則甲方自動得1分。攻擊手之間可以互相傳球,把球傳給攻擊對方有利位置的隊員。累計4場得分多的隊為勝。

  貝奇訥是一種適合于青少年進行的游戲活動。1996 年,黑龍江省鄂溫克民族研究會原會長杜柳山先生著文,專門介紹了這種游戲的玩法,并將之整理發(fā)掘。2006 年,在黑龍江省鄂溫克民族研究會的推動下,黑龍江省民委、訥河市政府等 7家機構在興旺鄉(xiāng)鄂溫克學校中,重現(xiàn)了貝奇訥游戲,為這一新發(fā)掘整理出來的傳統(tǒng)體育文化項目采取了錄像,制作光盤等保護性措施,使之影像能夠留存下來。貝奇訥運動中體現(xiàn)出來的集體協(xié)作、勇敢拼搏、良好互動人際關系的道德教化作用,無疑為青少年道德培育提供了新的方式方法,使年輕人在和諧歡樂的氣氛中鍛煉勇敢頑強精神,培養(yǎng)集體協(xié)作的意識與相互溝通的能力,這對于青少年的培養(yǎng),對于他們熱愛本民族的傳統(tǒng)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開展貝奇訥項目運動,既鍛煉了學生的跑跳能力、敏捷的身手、團結協(xié)作的團隊精神,也能夠弘揚民族傳統(tǒng)體育文化,為民族體育文化的保持與發(fā)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
  參考文獻:

  涂建軍編著.鄂溫克族風情[M].呼和浩特:內蒙古人民出版社,2014:178.

  張廣才.鄂溫克“貝奇仁”狩獵文化意蘊探析[J].民族論壇,2014(03):61-64.

  編輯:體育文化發(fā)展中心 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育史分會陳沫

? China Sports Museum. All rights reserved.
中國體育博物館版權所有
ICP經(jīng)營許可證:京ICP證030713號 網(wǎng)站-2 京公網(wǎng)安備11010102000807號
本網(wǎng)站由華奧星空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提供制作及技術支持
客服及報障電話:010-67158866-800 客服及報障郵箱:800@sports.cn